【抗“疫”零距离】我与天津支援巴东医疗队的6个昼夜
2020-02-26 21:55来源:巴东人民医院
温馨提示: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视频内容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讲述人 向俊 整理人 焦国斌
向俊(中)与天津支援巴东医疗队员们合影
“小向,你换一下岗位,以后你负责联络天津医疗队,及时了解专家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服务保障。” 2月13日中午,我接到领导打来的电话。
我叫向俊,是天津支援巴东医疗队的联络员。那天,在和同事交接完信息组的工作后,在驻地酒店见到了驰援巴东的天津医疗队成员。吃过午饭,我便和他们一起奔赴一线。
天津支援巴东的医疗队包括医疗、检测和预防3个组共12人。邱磊、董萌在巴东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负责全县所有新冠肺炎病例尤其是重症病例的会诊和救治指导工作;郑国超、赵丽、孙志杰三人进入感染病区工作,在感染科、呼吸科查房,了解所有在院患者目前的病情,审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测组的杨敬金、赵志武两人是分别来自天津静海、蓟州的专家,在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和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核酸和其他样本的检测工作;预防组的王淑惠、李子朋负责流行病学调查,戈磊和徐鹏负责消杀工作,陈哲负责心理危机干预。
这支医疗队的12位专家都是主动请缨支援恩施的,有超过半数是党员,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28岁。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支充满正能量、有党性、有血性、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的队伍,也让我忘却了连日来的焦虑。
短暂的6天,除了每天早餐时间能和医疗队成员见面,晚上下班他们从未准时回来过,或会诊,或加班,或还在返途中,他们的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已深深刻入我的脑海。
队长邱磊话不多但非常和蔼,“我们整个医疗队有严格的纪律规定,我们是来和巴东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不是来享受的,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化。”这是队长听了我的自我介绍后,给我说的第一句话。
王淑惠,我称她为“惠姐姐”,脸上总是挂着满脸笑容。
年仅28岁的李子朋和王淑惠一组,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负责指导全县的流调工作,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
孙志杰是积极乐观的80后,同时还是湖北儿媳妇。赵丽也是一位妈妈,因为疫情,孙志杰和赵丽放弃照顾孩子,毅然请战支援恩施州,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感动了我。
消杀组的徐鹏和戈磊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视频等开展培训,进一步规范巴东县的消杀工作,大大提高了环境安全防护和消杀人员自身防护的能力。
医疗队的陈哲既是一名公安民警,也是一位心理危机干预师,短短几天时间,他通过心理咨询热线、微信群开展宣教,公众的参与度很高,他还深入病区和患者对话,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天津医疗队支援巴东的12位专家用行动架起了两地间的连心桥。我相信,最后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抗“疫”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