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零距离】谭明格:坚守“疫”线,只为治愈更多患者
2020-02-18 14:16来源:巴东人民医院
温馨提示: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视频内容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谭明格(右一)和同事商讨治疗方案
“谭主任,刚刚送来一位病人情况很严重,您快点过来看看。”2月6日凌晨两点,巴东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谭明格接到当班医生的电话。5日晚上十点钟才结束县域内专家组病例会诊,回家休息不到4小时,接完电话,谭明格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
这位病人病情危重,送来的时候已经出现呼吸衰竭,谭明格赶到后迅速参与到对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当病人情况趋于稳定后,他又同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一道讨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凌晨5点左右,所有工作处理妥当,谭明格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赶回住处休息。三个小时以后,他还需要按时到病房查房。
“我们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坚守在一线,病人需要我们,我们就要第一时间救治他们。”由于白天有病例筛查、全县专家会诊、病人周转、病房消杀等一系列工作。病人收治的工作都集中在晚上,对于半夜出诊病人,谭明格已经习以为常。
谭明格在感染科工作了近30年,有丰富的传染疾病治疗经验。1月22日(腊月二十八日),县人民医院被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正式组建了发热门诊,并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谭明格成为专家组成员,同时被任命为医疗救治组组长,负责发热门诊和治疗病区内所有病人的救治工作。同时,科室内的各种协调,申请院内及上级医院的会诊,及时向上级汇报相关情况等工作都落到谭明格身上。
随着疫情防控治疗工作的推进,治疗护理工作压力巨大。县人民医院举全院之力开展救治工作,各科室医生、护士被分配到发热门诊和感染科。目前,医疗救治组医生团队共27人,护士最高峰达到130余人。如何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成为谭明格的“新课题”。
护士正在为患者配药
“护理团队中大部分是十八九岁的小姑娘,他们能勇敢地穿着防护服迈进病房,面对面地为病人做护理,我打内心敬佩她们!”作为这些护士的前辈和领头人,谭明格对于她们更多的是心疼和爱护,他用他的严格要求和管理来保护每一位医生和护士。医护人员安全培训、院感防控演练等工作都在他的带领下一件不落地开展。“口罩、医用手套和帽子都要严格按要求佩戴……”进入隔离病房前,医护人员总是会听到谭明格“啰嗦”的叮嘱。
为高效合理推进救治工作,谭明格组织病房医生成立3个治疗小组,每小组4人。发热门诊分配9名医生、6名护士为一个护理团队,负责一个房间的工作。保证了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坚守在一线,病患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穿隔离衣是个体力活,年轻的小伙子都搞得汗流浃背,穿一件一般要半小时以上”,由于所有重症病人都需要谭明格参与诊断,每天他都会频繁地进出病房,重复着穿、脱隔离衣这项体力活。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天开始,谭明格的身影总是奔波在主任办公室、隔离病房、县内专家会诊现场。
“谭主任在这里我们感觉在治疗和防控上就有主心骨。”薛峰是从ICU重症监护室抽调到感染科的医生,他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每次遇到难题和疑问的时候,他总会和谭明格第一时间交流,而谭明格也总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传授给他。
病人治疗期间,感染科医护人员对病患的照料可谓面面俱到。每间病房、办公室、发热门诊、护理部都是配的专用手机, 医生和患者每天都可以视频通话, 病情变化随时可以在外面了解到。但考虑到病患精神压力大,谭明格要求医生每天进入病房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护理人员要保证24小时在病房中护理。让病患安心,给他们更大的精神鼓励。同时,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医护人员送别治愈患者
“感谢你们,你们也确实蛮辛苦,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会一直记得。”2月8日,巴东首批新冠肺炎治愈者向某正式出院,临走前,他向救治他的医务人员表示感谢。在和这群日夜陪伴他的护士和医生交流的过程中,他几度哽咽。
通过医护人员们的努力,巴东首批治愈患者出院,其中一位被州专家组确定为重症。他们的治愈出院给了谭明格和感染科医护人员更多的信心。
送别两位治愈患者后,谭明格和医护人员又走进了隔离病房,为下一批患者早日治愈出院努力着……
